登陆
会员注册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公益动态
通知公告
信息公开
公益项目
志愿服务
时间银行
公益文化
公益故事
公益智库
党建专栏
会员风采
公益访谈
文明创建
公益学院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公益中原
爱心企业
顾问团队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交流体会
> 详细内容
闻过则喜是法治建设的强劲动力
时间: 2018/11/6 来源:晋城公益网 点击量:1388
0
近日,一则《央视记者打车被收340元高价车费 涉事司机禁业5年》的新闻在网上引发热议,在给相关部门快速响应网络舆情并采取有力措施圆满解决此事点赞的同时,新闻下面的评论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留言质疑者有之,冷嘲热讽者亦有之。一件充满正能量的行政执法案件,为什么招致诸多的质疑呢?面对质疑,执法部门是愤懑、泄气,消极以待?还是坦坦荡荡,直面问题,一如既往严格执法呢?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但与之相对应的法治建设未能做到齐步并进,相对滞后。由于法制的不健全,行政执法不规范、不文明等问题一直为社会所热议。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将依法治国列入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强化法制建设,同时,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也稳步推进开来。应该说,中国的法治建设正在蹄疾步稳地向前推进。
但成长的过程中不仅有鲜花和掌声,也会有批评和质疑。作为一个以服务人民为宗旨的行政部门,必须有一个强大的“内心”,不能因为质疑而消极怠工、畏首畏尾,更不能“任性”、偏激,互怼对抗。古人云:忠言逆耳利于行。质疑不是抹杀否定,更多的时候是期待和鞭策。质疑是“民声”的体现,是群众积极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表现。所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行政部门不能害怕质疑从而闭目塞听,不能因为群众辣味十足的言语而产生对立情绪,甚至通过删帖封网等“一刀切”方式来简单解决,而要坚持以广开言路的做法虚心纳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作为提升政府的公信力,以不畏人言、善作善成的作风提升法制的权威。
这次涉事部门第一时间将处理结果公布于众,虽然评论中有不少质疑声,但该部门依然坚持每条回复,态度诚恳,应该予以点赞。但我们不否认,在一些地方、单位和干部当中,依然存在宗旨意识不强,遇到问题就想着推、堵、瞒的现象。一些官员思维上仍然存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芥蒂。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到来,权力的运行、问题的处理、舆论的回复、事件的化解等正越来越多地受到群众的关注和监督。习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的身子俯得越低,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被举得越高”,我们要善于吸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拜人民为师。对待“质疑”,不必如临大敌,反而应该闻过则喜,因为这是人民的期待,是共产党人为民执政走向更加成熟的强大推动力!
本文来源:晋城公益网 责任编辑:晋城公益网
【
大
中
小
】【
打印此页
】【
收藏此页
】
上一条: 暂时没有信息
下一条:
中国共产党章程
公益动态
乡村振兴仅仅是带货吗?云遇中国全链路打通
记住这个号码,关键时刻能救命
连续11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总书记殷
山西太原市发布“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
蓝佛安在晋城调研
“经常emo,我是有抑郁症吗?”
民政部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
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失灵该怎么办?
山西泽州县“3·28晋城慈善日”爱心捐款
晋城市领导带头参加“3·28晋城慈善日”
会员风采
山西华甸中上科技有限公司
敬天爱人 医疗惠民
暖流源源助民生
蓝九天:最朴实的奉献 最无华的初心
公益人物
毕腊英
马化腾
陶斯亮
孔东梅: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赵冠军:财富上长出精神
曹道国:一位配网运维工的乡村公益路
公益访谈
年轻人该如何规划养老?
何道峰:守护公益价值观,完善治理结构,实
郭长江:公益机构要赢得信任,就必须不断自
洪伟龙:“中国式规模化”是什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主办:晋城市公益事业促进会 电话:0356-2320789 邮箱:jcgysy@126.com 邮编:048000
晋公安备14050002000670号
晋ICP备18013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