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
会员注册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公益动态
通知公告
信息公开
公益项目
志愿服务
时间银行
公益文化
公益故事
公益智库
党建专栏
会员风采
公益访谈
文明创建
公益学院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公益中原
爱心企业
顾问团队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公益动态
> 详细内容
国际公益学院2018年毕业及开学典礼在深圳举行
时间: 2018/12/3 来源:公益时报 点击量:1532
0
12月2日,国际公益学院2018年毕业及开学典礼在深圳举行。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国际公益学院董事、北京达理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汪建熙,国际公益学院董事、老牛基金会理事长雷永胜,国际公益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国际公益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慈善学院国际项目教授Van Craig Evans,国际公益学院特聘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知名学者杨鹏等嘉宾,57位毕业生和70位新生、数十位亲友及校友等近200位嘉宾出席。
此次毕业典礼是国际公益学院自成立以来迎来的首次。国际公益学院自成立以来,运用国际化、实践型、创新性的公益慈善知识生产方式,秉承问题导向、创新思维、行动学习、双师辅导等教学特色,为公益行业的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马蔚华在致辞称,“今天我们有57位同学成为国际公益学院成立后的第一批毕业生,成立三载的国际公益学院今天可以收获果实。这是我在国际公益学院参加的第六次开学典礼。春种秋收,这代表着国际公益学院可持续收获的时代到来。所以今天是一个有历史意义的时刻。”
马蔚华还对毕业生提出了三点希望:第一,希望同学们不仅要提升知识能力,更要不断推动中国公益创新发展;第二,希望同学们把创新实践和公益发展结合,在学习中思考并实践;第三,希望同学们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为中国公益发展做贡献。
“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中国目前最需要的是学习成功经营公益慈善事业的知识,中国人对慈善知识的需求甚至大于他们对善款的需求。”国际公益学院发起人之一瑞·达利欧通过视频致辞表示,国际公益学院要传授全球最佳的慈善实践,希望学院的学生们都可以把自己的所学付诸实践,成为更高效的公益慈善从业者。
北京达理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汪建熙对国际公益学院成立三周年表示祝贺,“三年来,我们见证了学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学院取得的重大成绩和光辉业绩都已经载入中国公益的历史。今天,我们将再次起航,迎接新的挑战,为在教学和知识体系、学员毕业后的支持、公益领域影响力等方面,持续努力、不断提升,共同为国际公益学院下一个辉煌作出贡献。”
此次典礼也得到了外界的极大关注。
历经三年的努力,国际公益学院在构建善知识体系的实践和探索方面正在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构建并逐步拓展善知识体系,形成涵盖多元需求的核心课程和经典课程;开发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建设百人师资队伍,建成“理论+实践+研修”的国际化行动学习网络;年度奖学金规模达到千万元,构建系统的、可持续的能力提升和行动支持网络,创新全方位支持系统。
国际公益学院副院长、教务长黄浩明介绍了国际公益学院教学工作及校友成果。“学院倡导以使命为准则的各种计划,平等的理念、多元的行动和包容的社会体系,用行动改变世界。”
据介绍,三年来,国际公益学院迎来了500多位新时代的慈善家和高级慈善管理人才,为2000多位公益行业中坚提供了专业提升课程,公益网校注册人数超过1.85万人。国际公益学院在成长,校友们的事业也与学院共生共荣、蓬勃发展。国际公益学院的校友们正在公益慈善领域逐步展现出世界级的领导力和影响力,其公益实践遍布全国3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据不完全统计,校友所在机构2017年度捐赠收入达57亿元,公益支出超过43亿元,直接受益人群超过2亿人次;两位校友加入学院发起人比尔·盖茨先生发起的“捐赠誓言”;数十位校友年度个人捐赠超过百万元。
GPL学员、北京东方君公益基金会会长董方军,EMP学员、广东广播电视台主持人、母乳爱公益项目发起人徐靓、中国狮子联会前会长尤红作为毕业生代表发表感言。徐靓回顾学习过程表示,这几年学习的收获颇丰,特别是用学院学到的知识,推动广东市政府制定并即将出台第三方评估标准,促使每年用母乳救治更多的孩子。
此次典礼还进行了毕业生行动计划成果展示,以及优秀行动计划&毕业生表彰。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强调:第一,要以公益慈善的广阔视野来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第二,中国社会的转型特别需要公益慈善使命的升华;第三,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尊重并实践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第四,善于开发真善美的社会价值,使善具有力量;第五,发挥善经济的巨大价值,用技术来解决社会问题。
同时王振耀也对学员们提出了期望:“国际公益学院对于公益知识的学习仅仅是大门的开启,终生为善,就要终身学习。同时希望同学们积极加入校友会活动,组建多样化的学习中心,将终身为善的学习在全国各地乃至全球范围内广泛传播。”
本文来源: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王斯诺
【
大
中
小
】【
打印此页
】【
收藏此页
】
上一条:
第十四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在京举行
下一条:
连续11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总书记殷切寄语
公益动态
乡村振兴仅仅是带货吗?云遇中国全链路打通
记住这个号码,关键时刻能救命
连续11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总书记殷
山西太原市发布“公益性零工市场县县全覆盖
蓝佛安在晋城调研
“经常emo,我是有抑郁症吗?”
民政部举行2023年第一季度例行新闻发布
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失灵该怎么办?
山西泽州县“3·28晋城慈善日”爱心捐款
晋城市领导带头参加“3·28晋城慈善日”
会员风采
山西华甸中上科技有限公司
敬天爱人 医疗惠民
暖流源源助民生
蓝九天:最朴实的奉献 最无华的初心
公益人物
毕腊英
马化腾
陶斯亮
孔东梅: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赵冠军:财富上长出精神
曹道国:一位配网运维工的乡村公益路
公益访谈
年轻人该如何规划养老?
何道峰:守护公益价值观,完善治理结构,实
郭长江:公益机构要赢得信任,就必须不断自
洪伟龙:“中国式规模化”是什么?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主办:晋城市公益事业促进会 电话:0356-2320789 邮箱:jcgysy@126.com 邮编:048000
晋公安备14050002000670号
晋ICP备18013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