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详细内容
  
捐款就可以获救助得配捐? 避免上当受骗,你需要知道这些慈善常识!
时间: 2021/5/12   来源: 公益时报  点击量:2071
0

“谁往项目捐款链接里捐款,谁就可以得到救助”,“不但能够得到救助,还可以按照捐款数额的一定比例得到配捐”。——听到这样的消息,一个急需得到帮助的人会怎么做呢?


来自河南、湖北、广西、浙江等地的患儿家属因为听信这一说法,不仅往慈善组织项目链接里捐款,还将大笔款项打入介绍配捐的“爱心人士”的私人账户,直到回款杳无音讯后才发现上当受骗。

在收到多名患儿家属的咨询和“误捐善款”的解释后,相关慈善组织已经关闭了项目募捐通道,并且退回了患儿家属“误捐的善款”。

然而打入所谓“爱心人士”私人账户的款项却还没有着落——这实际上已经涉嫌诈骗。对患者家庭来说,本就缺钱再遇诈骗,无疑是雪上加霜。

如何才能避免遭受这样的损失?关于捐款可以获救助得配捐的说法为什么是错的?慈善法已经给出了答案,以下常识需要牢记:


 常识一网上的筹款链接是有不同属性的。


互联网时代,人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求助信息,出于善意,往往会捐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但这些筹款行为属性并不一致,主要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个人发布的求助信息,有的是自己直接发布的信息,有的是通过轻松筹、水滴筹等个人大病筹款平台发布的信息,一般会描述自己遇到的困境,以请求大家的帮助。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个人大病筹款平台本身是商业机构。

另一类是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为帮助某些人(某个群体),通过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发布的募捐信息。

截至目前,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共20家。取得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可以通过这些平台发布募捐信息,个人和不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组织则不可以。

以救助心脏病患儿的爱佑童心项目为例,该项目由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爱佑慈善基金会发起,在腾讯公益等公开募捐信息发布平台发布了募捐信息,募集善款的用途包括:为孤贫心脏病患儿提供医疗费用支持;为患儿及其家庭提供服务,提升其应对疾病的能力。虽然在筹款链接中也会出现需要帮助的某些患者的信息,但是这种筹款并不是为了某个患者,而是为了救助需要帮助的某类人群(符合条件都可申请救助)——实际上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爱佑慈善基金会发布的信息显示,截至2020年12月底,“爱佑童心”项目已累计救助先心病患儿超63000人次。

随着慈善法的深入贯彻实施,这样的互联网公开募捐项目越来越多。2020年,20家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共上线了31890个项目,共募集了82亿元的善款,超百亿人次点击、关注和参与募捐活动。

需要强调的是,由于性质不同,个人求助和互联网公开募捐,善款的使用会各不相同。因此,在通过链接转账的时候首先一定要进行区分——最简单的分辨方式就是看收款账户是个人的、企业的还是慈善组织的。

一般而言,打入慈善组织账户才是互联网公开募捐,转账过后建立的是捐赠关系,捐赠的资金受到慈善法等法律法规的保障,慈善组织要按约定用途使用;打入个人、企业账户的属于个人求助,和对方建立的是民事赠予关系,资金由对方支配。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将大笔款项打入介绍配捐的‘爱心人士’的私人账户”,这种既不是打入慈善组织账户,也不是求助者本人账户,实际上是没有任何保障的—— “爱心人士”借慈善组织公开募捐项目的名义,让人把资金打入“爱心人士”自己的账号,已经涉嫌诈骗。


常识二   慈善组织是不存在谁捐赠谁就受益情况的。

慈善法规定,捐赠人与慈善组织约定捐赠财产的用途和受益人时,不得指定捐赠人的利害关系人作为受益人。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捐赠人不能要求善款必须用于与捐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比如自己、直系亲属等。

另外,慈善法规定,慈善组织的财产应当根据章程和捐赠协议的规定全部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发起人、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

当捐赠人把钱捐到慈善组织之后,这些财产怎么使用呢?要用于慈善目的,不得在发起人、捐赠人以及慈善组织成员中分配,也就是说捐赠人不能从慈善组织中把钱再拿回来帮助自己。


常识三   配捐是存在的,但配捐是给到项目而不是特定个人的。

一般来说,配捐是为了鼓励更多公众为项目进行捐赠,有关组织、机构在公众捐赠基础上配比增加捐赠的行为,如“99公益日”中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开展的配捐活动。需要强调的是,配捐不是给捐赠人的,而是给捐赠人所捐赠的项目的,按照项目募捐方案中的执行计划、预算使用。

根据慈善法的规定,在开展公开募捐之前,慈善组织会制定募捐方案。募捐方案包括募捐目的、起止时间和地域、活动负责人姓名和办公地址、接受捐赠方式、银行账户、受益人、募得款物用途、募捐成本、剩余财产的处理等。其中受益人并不是特定的某个人,而是符合救助条件的某类人。

在筹集到款项后,项目将开展救助。符合受益人条件的求助者可以按照流程进行申请,审核后符合条件的可以作为受益人得到相应的救助。

公众捐赠的善款和配捐会共同成为项目资金,用于项目实施,救助符合受益人条件的人。因此也就不会出现“谁往项目捐款链接里捐款,谁就可以得到救助,还可以按照捐款数额的一定比例得到配捐”的情况。

为了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慈善法对如何开展慈善活动做了明确规定。请牢记,唯有知法懂法用法,才能依法维护自身正当权益,避免上当受骗,共同维护好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良好环境。


本文来源: 公益时报    责任编辑:晋小益
】【打印此页】【收藏此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主办:晋城市公益事业促进会  电话:0356-2320789  邮箱:jcgysy@126.com  邮编:048000
晋公安备14050002000670号  晋ICP备180138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