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详细内容
  
中央定调!如何促进共同富裕?如何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
时间: 2021/8/19   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点击量:1426
0

日前,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召开,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研究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做好金融稳定发展工作问题。

未来,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如何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针对这些热点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

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作为到2035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之一。无锡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吴琦表示,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为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十四五时期是推动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时期。

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将“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列为重点任务。此次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在吴琦看来,推动共同富裕,关键在于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和关键支撑,因此要推动经济发展从发展数量提高向发展质量提升转变,向区域协调、城乡统筹、绿色低碳、民生保障转变。

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强调,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如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吴琦表示,这需要加快分配制度改革,解决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这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路径和根本制度保障。初次分配是市场按照效率原则的分配,要体现效率优先的理念;再分配机制主要是依靠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手段进行的分配,要进一步提高再分配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此外,还要加快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倡导社会通过捐赠、慈善等方式,推动先富带动后富,对再分配进行有益补充,促进社会公平。

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也表示,经济不断发展、物质不断丰富是实现共同富裕、公平分配的前提条件,但要反对过度财富悬殊,也要反对平均主义,允许部分先富带动后富,讲求奉献精神,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会议还明确,要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吴琦认为,财政政策将从三方面发力:一是聚焦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领域进行发力,加大教育、医疗、就业、住房、社保等领域配套改革力度;二是强化对低收入困难人群的社会救助和兜底保障;三是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

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会议提出,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务院金融委按照“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基本方针推进工作,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守住了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有力维护了国家经济金融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

总的来看,近年来,我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阶段性成果,但需要明确,防范金融风险仍任重而道远。此次会议也提出,要夯实金融稳定的基础,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势头,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

谈及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周茂华认为,一方面,防范化解风险势必要求强化监管、约束宏观杠杆无序过度攀升,可能对部分传统经济、行业短期扩张构成一定抑制;另一方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是以最低经济和社会成本、最集约资源方式,确保经济安全发展,并且,从中长期看,有助于倒逼金融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引导资源流入效率高的部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让经济更加均衡、可持续发展。

在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看来,处理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要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适时对政策进行预调、微调,加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持,将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服务实体经济更紧密结合起来,以经济高质量发展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周茂华建议,针对我国内外部环境,需要将短期稳内需与中长期促供给改革相结合,短期政策主要抓手还是为少数行业纾困,多部门协同,精准施策,优化资源配置,引导金融资源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制造业等重点和新兴领域,支持保市场主体、稳就业、促内需,推动供需平衡发展。

此外,董希淼还表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排雷”,不是“爆雷”,在打赢风险防范攻坚战过程中,要提高认识,统筹兼顾,协调各方面,做好预案,防止在处置其他领域风险过程中引发次生金融风险。金融市场具有脆弱性、敏感性和外部性,因此,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必须充分考虑金融市场的承受能力,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中逐步排除相关金融风险。未来一段时间,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既要保持决心和定力,又要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坚决防范“处置风险的风险”。

本文来源:金融时报客户端    责任编辑:晋小益
】【打印此页】【收藏此页】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隐私保护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主办:晋城市公益事业促进会  电话:0356-2320789  邮箱:jcgysy@126.com  邮编:048000
晋公安备14050002000670号  晋ICP备18013877号